• 东莞市大朗镇碧水天源明渠河流长约1.3km,受周边地产开发及工业园区发展、上游来水及周边污染物排放影响,底泥淤积较深,水体发黑发臭,属典型城市重度黑臭水体。为积极响应国家、省、市的黒臭水体整治要求,2018年12月,东莞市大朗镇政府委托我司开展碧水天源明渠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项目总投资995.67万元。


    我司以“源头净化、内源控制、清水补给、水体修复”的系统治理思路,采取源头水质净化、沿河污口接驳、河道生态清淤、水体生态修复、河道底质改良等措施,全面提升河道自净能力,改善河流水环境质量。其中,源头净化工程以我司自主研发的“超微分离技术”与“CRI水质净化工艺”为核心,建设一体化水质净化设备一套,设备规模2000吨/日,占地600平方米,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并在一个月内完成出水调试,具有建设速度快、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操作维护简单等优点。

     

    整治项目完工后,河流下游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CODcr、SS、NH3-N、TP的去除率均达到85%以上,呈现水清透明、环境优美、生态健康的水生景观。碧水天源明渠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已成为大朗镇加快水环境治理工作进度、进一步改善全镇水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一项重要举措,也为城市黒臭水体治理与水体生态修复提供了一种工期短、见效快、生态效果好的新思路。

    碧水天源明渠水环境综合整治

    ▲ 项目污染物去除率

    整治前河道
  • 近年来,深圳市河流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然而经过综合整治后大部分河流生境受到严重破坏,呈现出典型的“三面光”,为解决当前河流存在的水生态问题,我公司基于对深圳市各大流域水生态环境调查和生态健康状况评估的基础上,创新构建了一套“外源污染防控—内源污染抑制—水生态调控”为一体的河道生态修复集成技术体系,并选取了茅洲河流域典型“三面光”河段(光明新区马田排洪渠上游段)开展技术应用示范和推广,为茅洲河流域加快推进河道水生态修复提供示范样板与经验,实现从水质达标到水生态健康的目标。

    茅洲河典型河段水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示范项目

    本示范项目通过开展岸带修复、河流水生植物系统构建、河床基底改造等多方面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有效提升了水生动植物生境条件和水体自净能力,明显改善了水生态健康状况及河道景观效果,实现河道水生态环境的整体提升。

    ▲ 图1 河流水生植物系统构建

    ▲ 图2 岸带修复(植草沟构建、箱涵覆绿)

    修复前
    修复后
    修复前
    修复后
  • 针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普遍面临的河道蓝线被侵占严重,河流整治用地缺乏,水生植物难以存活,传统的治理措施施工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我司依据“原位与旁路结合、内源与外源共治”的技术思路,以光催化氧化、超微分离、臭氧微细化、人工水草强化、生态浮床等技术,开展技术集成和创新优化,构建了一种集原位修复-旁路修复技术、内源治理与外源治理于一体的黑臭河道治理技术体系,为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工作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石岩渠示范工程,河段水质明显改善,溶解氧由0.45 mg/L提高至8.52 mg/L,浊度由3 NTU降低至1 NTU,COD、总磷、氨氮浓度分别降低至26.1 mg/L、0.04mg/L、0.30mg/L,去除率均高于80%,下游水质达到不黑不臭标准,极大改善了示范河段水环境质量。2018年12月,深圳市黄敏副市长现场视察示范河段时,对示范工程治理效果给予高度好评。项目研发成果超微净化一体化设备已成功在东莞、海口、十堰、延安等地黑臭水体治理中开展应用,其中东莞大朗镇高英水口排渠水质净化应急技术服务项目,建设15000吨/天的超微净化一体化设备2座,实现销售收入1678.30万元。

    黒臭河道治理技术的应用示范

    ▲ 黄敏副市长视察示范河段工程现场

    ▲ 超微净化一体化设备处理效果

    ▲ 示范河段下游治理效果

  • 2019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圳市提出开展深圳市河流水质科技管控项目(项目金额1.9亿元)。创新引入物业化管理河道理念,借助视频监控、水质微站和派人巡查督办等手段,建立一个动态的、可视化的、工作可监督的、日报制度化的系统,对河流水体的水质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监督,以市场化、科技化手段实现对所有水体的全天候、全覆盖、无死角管理。

     

    作为深圳市河流水质科技管控项目的质量监理单位(监理合同金额795万元),我司在监理工作过程中,通过积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建立质控问题反馈跟踪机制等监理措施,全面把控管控单位的数据监控质量与人员巡查管控服务质量,督促管控单位科学、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工作,为深圳市河流水质科技管控项目提供全方位的质量监理服务,为有效推进深圳市水污染防治工作、保障深圳市河流水质科技管控项目高质量完成、助力深圳市河流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提升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深圳市河流水质科技管控质量监理项目

    ▲ 水质微站质控考核工作现场

    ▲ 河流巡查质控现场工作

    ▲ 深圳市河流水质科技管控质量监理项目阶段性成果评审现场

    ▲ 环境友好型基底改造

    修复前
    修复后
  • 海河流域是我国小麦和玉米主产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农业面源已成为该流域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共同完成了水专项“海河下游多水源灌排交互条件下农业排水污染控制技术集成及流域示范”课题,该课题已于2019年底顺利通过国家水专项办公室验收。

    水专项子课题“河岸带结构优化与退水污染净化技术集成与示范”

    ▲ 综合绩效评价验收会议现场

    课题执行期间,我司依据生态学、环境工程学等学科原理,研发了基于植被优化配置-河岸基底改造的河岸带结构优化与重建修复技术、基于湿地-生物塘-人工快渗的多级组合模式下退水生态截流净化与循环利用技术,申请并授权专利6项,发表论文4篇。目前,我司研发的两项关键技术已在秦台河流域成功示范,为示范区入河排水水质达标最终把关,也为我国北方灌区的河岸带结构优化与退水拦截净化与循环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示范工程效果图

    示范工程现状图

项目案例